英文網(wǎng)站建設官網(wǎng)優(yōu)化搜索引擎的方法
曝光和傳感器讀數(shù)
相機上的圖像采集過程由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。第一部分是曝光。曝光完成后,第二步就是從傳感器的寄存器中讀取數(shù)據(jù)并傳輸(readout)。
曝光:曝光是圖像傳感器進行感光的一個過程,相機曝光時間,也就是快門速度,曝光即曝光時間控制,控制感光元件上總的光通量。曝光越大,光通量越大。在數(shù)碼相機中,可以采用電子快門,也可以采用傳統(tǒng)的機械快門??扉T速度和光圈大小是互補的。
針對曝光和readout這兩個步驟,相機操作有兩種常見的方法:“non-overlapped”的曝光和“overlapped”的曝光。在非重疊(“non-overlapped”)模式中,每個圖像采集的周期中,相機必須要完成曝光/readout整個過程才能進行下一輪圖像采集開始前。
在global shutter相機上,非重疊圖像采集如下所示:
在rolling shutter快門相機上,非重疊圖像采集如下所示:
對于rolling shutter,非重疊圖像采集non-overlapped就是在一行曝光完成后執(zhí)行這一行數(shù)據(jù)的readout。圖上可以看到,各行的曝光時間段是會有重疊的。
global shutter和rolling shutter的介紹見上一篇文章:camera卷簾快門(Rolling Shutter)與全局快門(Global Shutter)
Overlapping Image Acquisition
Overlapping Image Acquisition就是相機在曝光新圖像的同時仍讀取前一個圖像的傳感器數(shù)據(jù)。
如果您想提高相機的幀速率,這將非常有用。
在全局快門相機上,重疊圖像采集如下所示:
可以看到第一幀在進行readout的時候,第二幀已經(jīng)開始曝光了,重疊指的就是曝光和readout重疊。
在卷簾快門相機上,重疊圖像采集如下所示:
對于rolling shutter,重疊和非重疊采集是一樣的。
幀率和曝光時間的關系
幀率(Frame rate)是用于測量顯示幀數(shù)的度量。所謂測量單位就是每秒幀數(shù)(Frames per Second),簡稱FPS或“赫茲”(Hz)。
由于人眼特殊的生理結構,如果被觀看的圖像的幀率高于16fps,則認為是相干的。這種現(xiàn)象稱為視覺持久性。這就是為什么電影膠片是一幀一幀地拍攝然后快速播放的原因。
由于人眼特殊的生理結構,如果被觀看的圖像的幀率高于16fps,則認為是連續(xù)的。這種現(xiàn)象稱為視覺持久性。這就是為什么電影膠片是一幀一幀地拍攝然后播放看起來是連續(xù)的的原因。
每秒幀數(shù) (fps) 或幀速率表示圖形處理器在處理字段時每秒可以更新的次數(shù)。高幀率可以獲得更流暢、更逼真的動畫。一般30fps是可以接受的,但將性能提高到60fps可以顯著提高交互感和真實感,但一般來說,當它超過75fps時,不容易注意到流暢度的顯著提高。如果幀率超過屏幕刷新率,只會浪費圖形處理能力,因為顯示器無法以如此快的速度更新,因此超過刷新率的幀率就被浪費了。
最大幀速率(Frame Rate)/Line Rate:相機收集和傳輸圖像的速率。對于面陣相機,它通常是每秒收集的幀數(shù)(幀/秒),而對于線陣相機,它是每秒收集的。行數(shù) (Hz)。
有人問為什么我們在使用工業(yè)相機的時候,增加相機的曝光時間后,相機的幀率下降,而且下降得很嚴重。相機的幀率和曝光之間有什么關系?
如上面所述,相機獲取一張圖片包括曝光和readout讀出數(shù)據(jù)兩部分。
在“重疊”曝光模式下: FramePeriod≤曝光時間+讀出時間
在“非重疊”曝光模式下:FramePeriod>曝光時間 + 讀出時間
由此可知如果曝光周期設置過長的話幀率是會有所下降的。